OpenCV2 基础操作

最后编辑于: 2017-03-29

快速了解 OpenCV2 基础操作,对于系统地开始阅读和学习文档有很大帮助。

数据结构

将获取的图像转码到数字设备时,采用一张数表(矩阵)来存储图像的每一像素强度1。如下图所示,每个位置的数字表示当前位置的像素强度。

Mat Demo

具体如何存储和获取这些像素值取决于具体需求,但是最终计算机内的所有的图像都是用各种矩阵来描述的。OpenCV2 采用 cv::Mat 类来存储图像,OpenCV2 提供的 C++ API 中定义的类和函数都定义在命名空间 cv 中,可用如下方式声明:

using namespace cv;

创建一个变量来存储图像:

cv::Mat image;

存储方法

存储像素值来表示图像涉及到 色彩空间数据类型色彩空间 是使用一组值来表示图像色彩的数学模型,最简单的是 灰度值图像,处理的颜色都是黑白的。对于彩色图像,可将每一个像素分解为若干个色彩成分通道,最流行的方式是 RGB,因为人眼就是这样构建色彩世界的,三基色为红,绿,蓝。有时会采用其它色彩空间,其对比如下:

现实世界的像素强度值是连续的,而计算机只能直接对离散数据进行处理,因此需要将像素强度进行 量化 为离散数值,用相应 数据类型 存储,常采用与 char 数据类型相同的数据空间:1 字节或 8 比特,对应十进制为无符号(0~255)/带符号(-127~+127)。可以采用更大的数据类型来存储,会带来图像存储空间的增长。

历史问题

OpenCV 诞生于 2001 年,最初版本运算库是基于 C 接口设计的,采用的 C 数据结构 IplImage 来存储图像,此方法引入了所有的C缺陷,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手动管理内存,要求用户负责内存的分配和释放,这种情况在较小型的程序设计中影响并不大,当设计任务增长时用户可能会花 更多的时间来处理内存管理问题。如采用 C 接口来读入一个图像:

IplImage* iplImage = cvLoadImage("c:\\img.jpg");

当不再使用变量时需要手动释放内存空间:

cvReleaseImage(&iplImage);

OpenCV2 引入了 C++ 对象 cv::Mat,当然也包括 C++ 围绕着 类(class) 的设计模式的一种新概念:自动内存管理

引用计数

Mat 从类的角度可分为两部分:矩阵头(矩阵大小、存储方法、初始地址)和一个指向数据单元的 指针。矩阵头的大小是固定的,但是矩阵的大小会随着存储图像的大小而改变。来看看 Mat 的部分类定义:

class CV_EXPORTS Mat
{
public:
    // ... a lot of methods ...
    ...

    /*! includes several bit-fields:
         - the magic signature
         - continuity flag
         - depth
         - number of channels
     */
    int flags;
    //! the array dimensionality, >= 2
    int dims;
    //! the number of rows and columns or (-1, -1) when the array has more than 2 dimensions
    int rows, cols;
    //! pointer to the data
    uchar* data;

    //! pointer to the reference counter;
    // when array points to user-allocated data, the pointer is NULL
    int* refcount;

    // other members
    ...
};

当设定一个处理任务时,系统输入图像需要通过 Mat 传递,图像处理的计算量是庞大的,在传递图像时我们不能随意地创建不必要的图像拷贝,因为这会影响程序的效率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OpenCV 采用 引用计数系统(Reference Counting System),主要思想是每个矩阵对象采用各自的矩阵头,但是矩阵的数据存储单元能被多个对象共享。这样在拷贝操作时只需要拷贝矩阵头和指针即可,不会拷贝存储单元数据。

Mat A, C;   //只创建矩阵头
A = imread(argv[1], CV_LOAD_IMAGE_COLOR);   //分配存储单元
Mat B(A);   //拷贝操作(通过构造函数)
C = A;  //赋值操作

以上示例代码中ABC最终都只指向同一个矩阵数据,但是它们的矩阵头不一样,所以修改其中任何一个对象都会影响其它对象。实际应用中常采用这种方式,不同的对象共享一个图像数据存储空间,甚至共享图像存储空间的一部分,如创建 ROI(Region of Interest)

Mat D(A,Rect(10,10,100,100)); //矩形ROI
Mat E = A(Range:all(),Range(1,3));  //行列范围ROI

返回到内存管理问题上,当矩阵数据被多个对象共享时,谁负责释放它?答案是最后一个引用它的对象,这就要用到引用计数机制,Mat 类内设置了一个指向引用计数器的指针 refcount,当一个 Mat 对象的头部被拷贝时,引用计数器会自增,当一个 Mat 对象头部被释放时,引用计数器会自减,当计数器清零时矩阵数据被释放。共享数据存储空间的拷贝称为 软拷贝

另外OpenCV提供了 clone()copyTo() 方法用于 硬拷贝,即复制图像的同时复制数据矩阵。

Mat F = A.clone();  //硬拷贝
Mat G;
A.copyTo(G);    //硬拷贝

类型转换

同时,OpenCV2 提供了将 IplImage 类型转换为 cv::Mat 类的方法:

cv::Mat image4(iplImage,false);

其中默认参数false表示软拷贝,设置为true表示硬拷贝。这时特别需要注意软拷贝时内存管理的问题。OpenCV2同样提供了对C接口的数据结构进行引用计数的指针类Ptr<IplImage>

cv::Ptr<IplImage> iplImage = cvLoadImage("c:\\img.jpg");

这可以规避C API的手动内存管理,但是应该尽量使用OpenCV2提供的C++ API cv::Mat类。

注意事项

引用计数规则允许函数返回Mat类型,例如:

cv::Mat function() {
    // create image
    cv::Mat ima(240,320,CV_8U,cv::Scalar(100));
    // return it
    return ima;
}

int main(void)
{
    //get a gray-level image
    cv::Mat gray =function();
}

在主函数内调用函数function()后,gray存储了返回的图像,虽然在function()执行完毕后局部变量ima会被释放,但是仍存在gray对数据空间的引用,故图像对应的内存空间并不会被释放。

然而,应当注意不能直接返回Mat类型的类属性,如下典型错误示例:

class Test {
    //image attribute
    cv::Mat ima;

    public:
        //constructor creating a gray-level image
        Test()  :   ima(240, 320, CV_8U, cv::Scalar(100)) {}
        //method return a class attribute, not a good idea...
        cv::Mat method()    {return ima;}
}

如果调用类方法method()进行赋值操作,变量将创建类属性ima的软拷贝,如果这个变量在之后被修改,类属性同样会被修改,从而造成类行为的变化。为了避免这个问题,总是创建类属性的硬拷贝。不难发现,这是由于函数的作用机制上的区别造成的。

图像I/O

OpenCV将包括图像输入/存储/输出等功能封装进core模块中,使用前需要包含头文件:

#include <opencv2/core/core.hpp>

构造函数

首先看看一种常见的Mat()构造函数2

Mat::Mat(int rows, int cols, int type, const Scalar& s)

很容易看出参数意义:

OpenCV2在创建cv::Mat对象时可指定图像尺寸以及存储方式,如:

cv::Mat ima(240,320,CV_8UC3,cv::Scalar(100));

其中前两个参数表示尺寸,CV_8U8表示采用8位来存储一个像素强度,也可指定为16甚至是32U表示用无符号类型,也可以使用带符号类型S或浮点类型F(32F64F),C3表示采用三个通道(处理彩色图像)。总结起来,矩阵类型特定的语法规则如下:

CV_[The Number of bite per item][Signed or Unsigned][Type Profix]C[The Channel number]

需要注意,Mat作为图像容器表现优秀,同时,当其作为一个通用矩阵类时,也可用于创建和处理多维矩阵。但更多的时候,我们只需要采用Mat varname来创建一个图像容器。

输入图像

OpenCV采用imread()函数来输入图像。其C++接口如下:

Mat imread(const string& filename, int flags=1 )

filename为文件名及其路径,可使用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,视应用场景而定。flags指定加载图像的色彩方式:

从前面Mat类定义里可以找到成员变量data,当成功读取图像时,它指向数据空间地址,当读取错误时,对其赋值0,于是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验证图像是否被正确读入并进行相应处理:

if (!image.data) {
    // handle the failure
}

更多输入图像的细节包括支持的图像格式等请参考imread文档

输出图像

OpenCV采用imwrite()来输出图像到文件,其接口如下:

bool imwrite(const string& filename, InputArray img, const vector<int>& params=vector<int>() )

除了需要指定输出文件名filename和需要保存的图像矩阵img外,params根据输出文件名后缀类型决定输出文件的质量和压缩比等,详细请参考imwrite文档

可视化

将读入的图像显示到屏幕虽然对计算机没什么用,但是方便编程人员直观地评估结果和调试。OpenCV将可视化功能封装在highgui模块中,使用时需要包含头文件:

#include <opencv2/highgui/highgui.hpp>

OpenCV显示图像前需要采用namedWindow()创建窗口。namedWindow()的接口如下:

void namedWindow(const string& winname, int flags=WINDOW_AUTOSIZE )

winname为窗口ID,flags支持WINDOW_NORMAL(可缩放),WINDOW_AUTOSIZE(自适应),WINDOW_OPENGL(OpenGL)。

创建了窗口后,可采用imshow()函数将图像输出到显示器,使用方式如下:

void imshow(const string& winname, InputArray mat)

一个完整的窗口创建和图像显示示例如下:

cv::namedWindow("Output Image");
cv::imshow("Output Image", result);

常用于管理窗口显示的函数是int waitKey(int delay=0),当传递参数大于零时,等待指定毫秒后关闭窗口,若小于等于零,一直保持窗口,返回值为监听到的按键码。在激活窗口后使用waitKey(0);可使窗口在监听到回车按下时关闭。

  1. OpenCV2 的 cv::Mat 支持标准 I/O,可读入一副图像到 image 变量,然后使用 std::cout << image << endl; 一探究竟。 

  2. 完整的构造函数列表参考文档Basic Structures部分。 

(全文完)

蜀ICP备18008150号-1

♥ It's Easy if You Try